博文

网购时代 德国两大商场要“抱团取暖”

图片
据德新社消息,德国两大连锁商场嘉仕达与考夫霍夫将合并,一个新的商业巨头将诞生。不过,合并案还有待卡特尔监督机构批准。目前,这两大商场都面临电子商务的激烈竞争而难以喘息。 此前《南德意志报》曾透露过嘉仕达(Karstadt)和考夫霍夫(Kaufhof )两家连锁百货公司联姻的消息。不过,这一决定还需获得卡特尔机构的批准。 德新社报道称,公开的消息是两家百货巨头的合并条件对等。但是合并后嘉仕达总裁范德尔(Stephan Fanderl)将接管新百货公司集团的管理权。而且嘉仕达老板本克(René Benko)旗下的西尼亚控股公司(Signa-Holding )将掌握新公司的多数股权:西尼亚股份公司控股50.1%,哈德逊湾集团(HBC)则拥有49.99%的股份。 当下考夫霍夫的境况尤为严峻。2015年年底,总部位于科隆的这家公司被HBC兼并之后营业额直线下滑出现赤字。而嘉仕达在范德尔的领导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重整之后刚刚摆脱亏损。 两家大型商场通过联姻组建成购物帝国之后,嘉仕达和考夫霍夫将有望获得更优惠的供货条件。据业内知情人士估计,通过两家连锁购物商场的合并,行政管理、数据加工和物流方面可以节省大笔资金。 很多问题悬而未决 1979年,位于汉诺威中心的考夫霍夫商场 对于在合并的过程中是否也关闭一些分店以及裁减员工等问题,目前都还没有答案。将对合并最后拍板的反垄断机构 - 联邦卡特尔局负责人穆恩特(Andreas Mundt )已经宣布,将仔细审核合并计划。他说:"我们将集中精力认真审核这个及其广泛和复杂的程序。" 穆恩特说,无论是给顾客还是给供应商带来的影响都将受到审核。审核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实体店的利益,也要考虑到电商的利益。穆恩特表示,"迄今我们还没有遇到过纠纷。" 德国服务行业工会(verdi)在刚刚传出两家商场举行合并谈判的消息时就强调,在两家商场合并的情况下,服务行业工会最关注的三个问题是"确保劳资合同、保障就业以及保障公司所在地"。

欧盟蓝卡计划: 雷声大 雨点小

图片
大约五年前,德国开始引入欧盟蓝卡计划,以吸引外籍高科技人才填补德国就业市场的短缺。那么,五年来,收效如何呢? 德国从2013年启用欧盟的"蓝卡计划",截止目前,这一旨在招揽技术人才移民德国的规定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欢迎。2013年,获取蓝卡的外籍高科技人才为一万一千两百九十人。而根据德国联邦统计署最新发布的数字,2016年,发放蓝卡数量已经达到17362份,2017年上半年,就已有11023人获取了蓝卡。大约四分之一的蓝卡获得者是印度人,占22.8%。紧随其后的是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和叙利亚。 "欧盟蓝卡"是欧盟为方便第三国高科技人才来欧盟就业的一种居留形式,类似于美国绿卡,取名"蓝卡"是为了呼应欧盟的蓝色旗帜。 欧盟蓝卡的德国版 德国于2012年八月一日起正式实施欧盟的蓝卡计划,并在《外国人居留法》中对蓝卡持有者的工资标准作出了详尽的规定。比如,外国申请者必须找到一份年薪税前不低于49600欧的收入,才会获得蓝卡。而专业人才极其短缺的行业,年工资标准也可降至38688欧元,这些行业包括自然科学、数学、工程学、医学(不包括牙医)以及信息通讯行业。 欧盟蓝卡计划实施至今,一直遭到广泛争议,尤其是工会批评,雇主试图借助蓝卡压低本地薪资水准。欧盟成员国里,德国蓝卡发放数量最大,但争议也最多。批评者认为,蓝卡并未能兑现方便外国高精尖人才来德国就业的初衷,因为蓝卡获得者中的绝大多数,此前就已经生活在德国境内。此外,各成员国对发放蓝卡的规定和执行情况大不相同,导致了欧盟蓝卡总数中大约87%来自德国,排名第二的是法国。其他成员国发放蓝卡的数量几乎微不足道。 医疗和IT行业,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较为严重 在方便外籍人士进入本国就业市场问题上,欧盟各成员国仍各自为政,对"蓝卡计划"并不买账,比如奥地利就推出了本国的"红白红卡"。有鉴于此,欧盟也在努力改善框架条件,增加蓝卡计划对各成员国以及外籍申请者的吸引力。如果计划得以顺利实施,不远的将来,蓝卡持有者将可以在欧盟各国间自由迁徙,转换长期居留的期限将大大缩短,各国关于蓝卡计划的执行条例也将统一化。

个人责任险Privat-pflicht-versicherung租房必备

Private Haftpflichtversicherung  因个人失误造成的损失——第三方责任险, 这是德国的一个常用保险。 这个保险基本建议在德国的人都要买,你不能保证一直不发生什么疏忽,而对他人造成损失,如骑自行车撞人了,人家受伤了;钥匙掉了,重新配一套就是几百甚至几千的损失;或者不小心没关水龙头,水渗到楼下,如果没有这个保险,那损失就大了。 这个保险不贵,一年差不多60-70欧,因为你不小心而对别人造成的损失,保险都可以赔付。 按照德国民法,如果由于自己的疏忽,造成了他人的生命,健康,财产或其他权益的损失,则有义务进行赔偿,且赔偿是没有最高限额的。 而第三方责任险,则是专门针对于由于自己过失造成损失的一类保险, 这样,造成的损失则可以由保险公司来赔付。 具体到租房方面,一般租房会产生很多意外损坏情况,例如浴缸破损,木质地板被烧坏,水龙头没有关紧,导致地板被淹掉的情况等。根据损坏的具体程度,物品的价值,以及修复所需要的花费、时间,有时会导致被房东索要巨额的赔偿。 所以,一般来说,建议在德的租户购买第三方责任险。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方责任险赔付的只是损坏的物品的当时价值,也就是物品损坏时的当时的实际价值,并不按照重新购买的价值来进行赔偿。 第三方责任险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被动法律保护 Passiver Rechtsschutz。房东有时会提出租户认为不合理的损坏赔偿要求,由此产生经济和法律纠纷。 例如,出租屋中的木质地板因为正常使用,造成了磨损,产生了划痕。房东可能会认为划痕的产生是由于租户使用不当造成的,要求全部赔偿。 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和租户都不需要赔偿,因为根据德国民法典第538条的规定,由于房客正常使用导致的损耗需要房东自行清除。 但可能会由此产生许多冲突,甚至闹上法庭。这时,第三方责任险的被动法律保护便可以为投保人提供法律服务的保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第三方责任险不针对家养宠物对房子造成的损坏。例如,租户家中的宠物狗将所租房子的门框咬坏等。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有专门针对宠物的附加的宠物责任险,养宠物的租户可以通过买此保险来解决宠物对房屋造成损坏所引起巨额赔偿。 租户还可以在第三方责任保险上附加钥匙丢失的保险赔付业务。 大家都有所耳闻,如果在德国丢钥匙,涉及到开锁,重新配钥匙会造成很大的经济

德国买二手车如何登记,及牌照选号指南

1. 二手车登记程序 可以先办理临时牌照(Kurzzeitkennzeichen)取车,因为办理正式牌照需要车辆Zulassungsbescheinigung文件,没有付钱之前多数卖方不会交出这些文件。 当然如果是在汽车经销商那里购买的,通常需要你先转账的,他们收到前后会寄给你 办理正式牌照的文件,包括HU和AU。收到文件后就可以直接办理车牌了。其实也没有太多必要办理临时牌照。 首先copy Zulassungsbescheinigung Teil I或者抄下车钥匙号(买保险时确定汽车型号)。一般在网上check24可以比价,够买车辆保险,购买后会给你发电子版的 eVB号码。 凭身份证明和eVB办理临时车牌,车牌代办需要车主的Vollmacht委托书(手写的就可以)。通常在Rathaus/Bürgerbüro/Landratsamt与Vekehr有关的部门办理,google一下当地政府服务网页。 收到卖方的Zulassungsbescheinigung Teil I/II,确认TÜV的HU/AU没有过期,有的地方KFZ-Zulassung需要TÜV HU/AU的Bescheinigung,办理登记过户时带上有备无患。 凭以下文件办理汽车登记过户(KFZ-Zulassung Umschreibung): (1)身份证明,车牌代办需要车主的Vollmacht委托书 (2)Zulassungsbescheinigung Teil I/II (3)正式车牌保险eVB (4)有的地方需要银行自动转账声明,用于缴付相关的汽车税 (5) 自选车牌Wunschkennzeichen的Bescheinigung,自选车牌费大概10欧。也可以现场再选,当然还是提前网上选好了比较方便。 所有文件齐备,登记的地方会打印出一张包括车牌号的Quittung去Kasse交钱(车辆注册费用),然后凭这个去外面的小店做车牌。通常100米内或者Quittung的背面有指示,做车牌的费用另付。 把车牌拿回登记的地方贴Zulassungsstempel(汽车注册地标记)和TÜV的Prüfplakette(有效日期),取回新的Zulassungsbescheinigung Teil I/II。 有的地方注册同时提供Feinstau

德国供暖以及房屋能源类型

德国是一个高纬度国家,冬天漫长而寒冷,供暖时间照惯例是从当年的10月1日到第二年的4月31日。即使在夏季,如果出现了极端天气,骤然变冷的话,室内也能随时根据需要供暖。 柏林位于北纬52.5度,和中国最北的漠河只差了不到0.5度,可以说比绝大多数的中国城市还要更“北”。寒冷的气候使得“让每个家庭用上暖气”被作为一项国家大事,暖气费也是家家户户的一笔重要开支。 德国能源机构从舒适和节能的角度出发,向公众建议的室温为:卧室为16摄氏度,起居室为20摄氏度,浴室为24摄氏度。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的一篇文章说,德国人每月每平方米居住面积的取暖花费是1.2欧元,这意味着一个80平方米的公寓,每月的暖气费用是96欧元。 但德国本身能源十分匮乏,天然气和煤炭都依赖进口,因此德国非常注重效率和环保。德国的石油几乎100%依靠进口,天然气80%进口,煤的进口量也日益增长。 据统计,德国约有一半的最终能源消费用来生产热能,其中家庭供暖占热能消费的46%。如何提高热能生产效率,增加建筑保温,一直备受关注。2002年生效的《能源节约法》就旨在规范锅炉等供暖设备的节能技术指标和建筑材料的保暖性能等。 德国的暖气供给分为集中供暖和独立供暖。在前民主德国地区,集中供暖占供热系统的30%,但是在前联邦德国地区仅占9%,不过居住密度比较高的高层住宅基本都是集中供暖。 首都柏林拥有全德最大的集中供暖网,城市里有1875公里的供暖管道,供主城区的130万人使用。在中国北方,暖气计费是按照居住面积一次性交一个采暖季的暖气费,这种“包月”的做法使得很多用户在使用暖气时变得“肆无忌惮”,很多人出门后不会关掉暖气,甚至出现了因为家里温度太高开着窗户散热的现象。这在德国是无法想象的。 那么集中供暖在德国是如何计费呢? 德国的集中供暖采取分户热计量收费,采暖在冬季是一笔不小的账单。德国早在1981年就公布了暖气和热水计量收费条例, 其中包含对那些不执行此条例的房产主的惩罚条款,因而分户热计量收费得以在德国大面积推广。 在德国,每个暖气片上都有一个调节阀,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温度。供暖公司根据数据收费,多用多交,少用少交。因此在德国,人们都习惯在出门前或入睡前调低暖气用量,如果家里长时间没人就直接关掉暖气阀门,这样既能省钱也能避免浪费。 德国暖气片的温